首页 > 资讯 >  >  > 正文

专家:借助数字化手段 文化遗产可实现大众化的“破圈”-天天观天下

2023-02-24 16:20:46 来源:环球Tech


【资料图】

【环球网科技报道记者林迪】近年来,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化手段拓展传播边界,实现大众化的“破圈”,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而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正在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更多可能。

以古建筑为例,应县木塔凭借独特的设计、结构与施工,屹立近千年而不倒。但受地震、风雨、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木塔损伤逐渐累积,保护任务日益严峻。而受限于结构现状复杂、零部件数量庞大等原因,应县木塔的修缮工作始终面临较大挑战。

如何解决损坏严重、修缮困难等诸多难题?如何协调社会各方推进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围绕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在“古建筑保护的数智化转型与元宇宙构建研究”研讨会上采访了学界专家和业界代表,以此来寻求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谈及数智化技术支持古建筑保护,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刘畅表示:“技术及平台的支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形成对于古建筑的认知,将片段化的文物保护信息编撰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方便信息的查询与获取。同时,通过综合利用多种科技手段,我们能够尽可能地‘走进历史’,积累并学习历史环境信息,不断挖掘古建筑的价值,完成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使命。”

他以应县木塔为例进行说明,如果把古建筑比做老年人,文物保护最大的挑战不是“骨科”方面的问题,比如让他拄一个手杖,或者让他靠在墙上,或者给他补钙。“对于古建筑来说,其木质结构固然重要,但是里面的壁画、彩塑等埋藏的历史信息也很好。然而,我们对于这个历史的认识,还缺乏一个真正的平台和技术的支持。”

着眼于现实痛点,“新IT,新文遗:应县木塔智慧保护”项目计划从三维数据采集、三维模型重建、数字孪生体参数研究等方面,为应县木塔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保护方案。其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开展木塔内部木质结构的建模工作,并进行结构参数研究,逐步形成参数数据库。联想集团则将借助融合型技术手段,为应县木塔构建数字世界中“木塔孪生体”,复刻拟真木塔三维模型,还原木塔3D场景的完整细节,为古建筑研究、保护与传播提供有力的新IT技术支持。

“我们想做的是这种生成式的过程,是想抓住底层本质的信息,让它能带我们经历这个各种虚拟的过程。”刘畅告诉记者,“我们能不能通过海量的科研平台的数据,像剥洋葱一样,一步步地接近那个时代时空定位的‘真实’。”

作为文物古迹的“保护者”与“推广者”,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陈彤以亲身经历,围绕古建筑的设计与装饰符号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中国古建筑的各类设计装饰是华夏先民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对于人文环境的丰富思考。在进行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时,数字化技术的一大亮点,是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边界,呈现出真实、原真性的建筑装饰,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参照。”

数字化的技术到底对于文遗有什么样的作用?做为产业界的代表,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毛世杰分享了对科技构筑文遗数字化保护新生态的见解:一是虚实映射,即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映射。二是虚实融合,就是怎么和真实的文物环境结合起来,并且实现时空的转移。三是虚实联动,这意味着,人们在数字世界里面观看的时候,它能够把真实世界实时的情况跟观众互动起来。四是仿真推演,是超越了元宇宙原来的一个映射的能力,它能够对整个古建筑木质结构的机理,反推它之前的状况,预测未来的情况,从而做更好的保护。这样就可以把元宇宙的这个能力超越了真实世界的能力。五是人机交互,就是要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新型设备,把人机交互的体验做上去。

作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结合自身经历和学术洞察,分享了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对于延续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常会遇到现实挑战。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可穿戴设备,我们可以在沉浸式的环境中模拟建筑空间,获得数据反馈,从而对文化遗产体验进行更好地预测。”此外,张利院长还在现场分享了首钢大跳台背后的数智化故事,以首钢工业园区的生动案例,展现了科技赋能建筑设计的独特路径。

标签: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